7月18日 - 19日,第48届“武汉之夏”江汉区系列活动在西北湖绿化广场举行。四场风格迥异的演出轮番登场,为武汉市民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夏日文化盛宴。
夏至武汉,“暑”你精彩——第48届“武汉之夏”街头音乐会江汉区西北湖绿化广场分场
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,街头音乐会堪称经典与潮流的激情碰撞。7月18日18:00至20:00,声浪乐队携手多位民谣歌手热力演唱,一首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,点燃全场热情。当《一个像夏天,一个像秋天》的清新旋律响起,如同启动青春记忆的开关;《凡人歌》的沧桑唱腔里,藏着几代人共通的人生感悟;《稻香》勾勒的田园意趣、《简单爱》蕴含的纯粹情愫,每一句都引发全场默契跟唱。当《后来》的前奏渐起,观众手中的荧光棒在夜色中摇曳成璀璨星海,现场氛围温暖且炽热,将这场开篇演出的感染力推向极致。
展开剩余71%20余首曲目中,既有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,也有引领当下审美的潮流新曲。在这场跨越年龄的音乐共鸣里,整个广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。与此同时,现场还穿插互动赠礼环节,掌声与欢笑声交织,为这场开篇演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“传承红色基因 奋力建成支点”第48届“武汉之夏”江汉区系列活动之“弘扬三大精神”主题晚会
随后开启的主题晚会,更是一场用艺术诠释精神力量的盛宴。多个原创作品,将大别山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疫精神以艺术形式具象化呈现。
楚凤曲艺社的湖北渔鼓《抗疫赞歌》,用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唱腔,再现了抗疫期间的感人瞬间,字里行间都是对身边英雄的致敬;江汉区文化馆创作的音乐快板《巍巍大别山》,用明快的节奏讲述大别山精神的传承;闻心话剧社原创的情景剧《穿越时空的对话——抗日英雄赵一曼》,通过跨越时空的演绎,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。这些优秀的原创节目不仅展现了江汉文化的创作活力,也让观众在艺术熏陶中深刻理解“三大精神”的伟大内涵。此外,湖北省歌舞剧院胡垚的男声独唱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、江汉区朗诵演讲协会的朗诵《中国脊梁》等节目,都从不同角度传递着赤诚情怀。整台晚会以艺术为桥,让红色基因融入观众心间,激励着大家传承精神、奋勇前行。
“百姓大舞台,戏曲竞风流”第48届“武汉之夏”江汉区系列活动之“戏水长流”戏曲达人秀
在19日晚开场的戏曲达人秀中,传统文化绽放无穷魅力。演出中汇聚了昆曲、京剧、汉剧、黄梅戏、楚剧等多个剧种,让观众在西北湖畔感受“戏码头”的深厚底蕴。武汉兰韵昆曲社带来的《牡丹亭・游园》,演员水袖轻扬间,将古典雅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,昆曲的婉转唱腔仿佛带着观众穿越回古代园林;武汉永言京剧社的《春闺梦》,一招一式都尽显京剧的程式之美,身段传神间,人物情感跃然台上;武汉汉剧院的《打花鼓》,用诙谐幽默的表演再现民俗风情,汉剧的独特韵味让人回味无穷;青华黄梅戏艺术中心的《夫妻观灯》,曲调明快如清泉流淌,黄梅戏的清新婉转极具感染力;一级演员王显峰的楚剧《赶会》,更是将楚剧的醇厚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,每一个唱腔、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传统文化的积淀。传统唱腔与现代舞台的巧妙融合,让老戏迷听得如痴如醉,也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。
从两场街头音乐会的全民欢唱,到主题晚会的精神传承,再到戏曲达人秀的文化坚守,四场活动如同四块拼图,拼出江汉区多元的文化生态。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在这里找到共鸣:年轻人为摇滚旋律摇摆,长辈们为戏曲唱腔击节,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艺术魅力。文艺星光点亮西北湖畔,这场夏日文化盛宴留下的记忆仍在延续——它不仅是“武汉之夏”的精彩注脚,更彰显了江汉区让艺术走进生活、让文化浸润人心的初心。未来,更多惠民文化活动将在江汉区持续上演,让城市的文化肌理愈发鲜活。
发布于:湖北省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